2021年1月20日,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楊劍教授團隊順利完成2021年Prizvalve?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首次新技術應用,為兩名外科高風險患者植入人工介入瓣膜。
第一名患者為外科生物二尖瓣衰敗患者,本次手術采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靜脈房間隔穿刺途徑,成功實施了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第二名患者為外科生物主動脈瓣衰敗患者,同樣采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動脈途徑,成功實施了主動脈瓣瓣中瓣置換手術。兩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手術次日從ICU轉入普通病房。
患者為女性,64歲,于4年前因二尖瓣關閉不全行二尖瓣愛德華生物瓣膜置換,3年前因病竇綜合癥植入起搏器,近期以“二尖瓣置換術后二尖瓣生物瓣衰敗1年”收入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臟彩超顯示:起搏器導絲位置正常,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可見成型環強回聲,二尖瓣位生物瓣下血流速度略加快,瓣上返流(重度)。此名患者入院后曾發生多次室顫,剛于昨日入搶救室搶救。
楊劍教授團隊進行全面評估后認為該名患者為傳統二次外科開胸手術高風險,患者難以耐受,因此選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靜脈房間隔穿刺途徑,實施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成為首選。
術中順利植入球擴式瓣膜后,二尖瓣返流即刻得到顯著改善,無瓣中漏和瓣周漏,平均跨瓣壓差2mmHg,左室流出道不受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術楊劍教授團隊經評估,為減輕患者的腎功能負擔,采用了術中術后“0”造影劑的手術策略,實現了中國第一例國產球擴瓣行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0”造影劑使用的突破。
患者2
患者為72歲女性,于9年前因風濕性二尖瓣、主動脈瓣行二尖瓣、主動脈瓣置換術,近期發生間歇性心悸、氣短、胸悶2月,以“主動脈瓣狹窄、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功能Ⅲ級”收入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臟彩超顯示:主動脈瓣生物瓣狹窄(PGmax=79mmHg)伴鈣化,考慮生物瓣衰敗,主動脈位生物瓣上湍流,瓣下返流。
同樣,經楊劍教授心臟團隊全面評估后,認為該名患者為傳統的二次外科開胸手術高風險,患者難以耐受,故選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動脈途徑,實施主動脈瓣瓣中瓣置換手術。
術中順利植入球擴式瓣膜后,主動脈瓣狹窄即刻得到顯著改善,無瓣中漏和瓣周漏,平均跨瓣壓差9mmHg,左室流出道不受影響。
微創治療,講究手術的精準實施。針對這兩名外科手術高風險患者,楊劍教授牽頭技術攻關團隊,在術前采用了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打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充分的完善了超聲、CTA等術前檢查,盡可能的復刻術中實景,以術前萬分的準備,造就手術的精準實施。
2021年1月20日,在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楊劍教授團隊順利完成2021年Prizvalve?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系統首次新技術應用,為兩名外科高風險患者植入人工介入瓣膜。
第一名患者為外科生物二尖瓣衰敗患者,本次手術采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靜脈房間隔穿刺途徑,成功實施了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第二名患者為外科生物主動脈瓣衰敗患者,同樣采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動脈途徑,成功實施了主動脈瓣瓣中瓣置換手術。兩例患者術后恢復良好,手術次日從ICU轉入普通病房。
患者為女性,64歲,于4年前因二尖瓣關閉不全行二尖瓣愛德華生物瓣膜置換,3年前因病竇綜合癥植入起搏器,近期以“二尖瓣置換術后二尖瓣生物瓣衰敗1年”收入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臟彩超顯示:起搏器導絲位置正常,二尖瓣關閉不全,三尖瓣可見成型環強回聲,二尖瓣位生物瓣下血流速度略加快,瓣上返流(重度)。此名患者入院后曾發生多次室顫,剛于昨日入搶救室搶救。
楊劍教授團隊進行全面評估后認為該名患者為傳統二次外科開胸手術高風險,患者難以耐受,因此選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靜脈房間隔穿刺途徑,實施二尖瓣瓣中瓣置換手術成為首選。
術中順利植入球擴式瓣膜后,二尖瓣返流即刻得到顯著改善,無瓣中漏和瓣周漏,平均跨瓣壓差2mmHg,左室流出道不受影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手術楊劍教授團隊經評估,為減輕患者的腎功能負擔,采用了術中術后“0”造影劑的手術策略,實現了中國第一例國產球擴瓣行二尖瓣瓣中瓣置換術“0”造影劑使用的突破。
患者2
患者為72歲女性,于9年前因風濕性二尖瓣、主動脈瓣行二尖瓣、主動脈瓣置換術,近期發生間歇性心悸、氣短、胸悶2月,以“主動脈瓣狹窄、三尖瓣關閉不全,心功能Ⅲ級”收入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
心臟彩超顯示:主動脈瓣生物瓣狹窄(PGmax=79mmHg)伴鈣化,考慮生物瓣衰敗,主動脈位生物瓣上湍流,瓣下返流。
同樣,經楊劍教授心臟團隊全面評估后,認為該名患者為傳統的二次外科開胸手術高風險,患者難以耐受,故選用Prizvalve?球擴式瓣膜經股動脈途徑,實施主動脈瓣瓣中瓣置換手術。
術中順利植入球擴式瓣膜后,主動脈瓣狹窄即刻得到顯著改善,無瓣中漏和瓣周漏,平均跨瓣壓差9mmHg,左室流出道不受影響。
微創治療,講究手術的精準實施。針對這兩名外科手術高風險患者,楊劍教授牽頭技術攻關團隊,在術前采用了國內領先的心血管3D打印技術進行多模態影像評估,充分的完善了超聲、CTA等術前檢查,盡可能的復刻術中實景,以術前萬分的準備,造就手術的精準實施。